如果使用百v度A*PP或者U*C/Q.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或者安-全模式(今日*头条须关闭安-全模式)
这个年代能到卡丁车场来玩的家庭,就没有哪家的家底是拿不出手的,而无论是单纯当做兴趣娱乐还是正儿八经冲着比赛发展,大部分的家长都更愿意从教练的口中听到他们家的孩子到底有多优秀。
当然他们这些做教练的也不介意卖两句好话,这样人家也更乐意交钱不是?
第一圈下来束龙的表现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这辆赛车在行驶过程中对他身体的一切反馈,已经在他的脑海里下意识地构建出了一个崭新的数据模型。
用笼统而又容易接受的说法,就是车感。
甚至都不用掐表,韩教练仅仅是看了束龙第二圈的行车线,脸色就有点奇怪了起来。
“我感觉这句话说了你可能想K我,但我还是真的想再问一遍,这是只跑过一节游乐园卡丁车该有的意识?”
“......”
束熊的呼吸已经几乎失去了节奏,就好像胸腔的空间一下子紧凑了一半一样,外面的气只能进去五分之一,里面的气也只能出去五分之一。
一切尽在不言中。
此时掐表其实完全没有意义,卡丁车的驾驶并不是简单由的直线加速弯道减速然后打打方向盘就能概括的学问,仅仅才刚接触卡丁车两次的束龙自然不可能这么快就无师自通到老手的程度。
但韩立看见的是束龙身上的某种潜质,这个崽似乎天生就知道要如何让自己更快。
对于某些天才来说,让自己更快并不是完全依赖于纸面上的数据和方法,更像是一种大脑结合了对空间与速度的整体性认知而形成的感受。
就像是当你的脸上飞了一只蚊子,不用向其他人请教,你就知道用多大的力道可以既把蚊子干掉又不会让自己脸太疼一样。
大脑自然是基于对自己身体过往的认知还有对蚊子脆弱程度的了解本能做出了判断,归根结底还是由信息堆积出来的结论,而有的人在对应的领域就是有着这样异于常人的信息整合能力。
像是现在的束龙,可以明显的看出这小子驾驶技术的粗糙,但随着圈数的衍进和对车辆极限的摸索,韩立甚至可以在束龙的车身动态上看出诸如载荷转移以及循迹刹车这样的技术雏形。
“你儿子不得了啊!如果真有往这个方向发展的打算,现在你们已经可以看情况考虑照着全国锦标赛的赛制要求给他准备一辆相同规格的二冲车了,过不了两天说不定他就可以正式上手我觉得。”
束熊和张馨对视了一眼,并没有当场作出决定,束熊就连自己已经刚刚换上新胎的车都没看一眼,先带着一家子返回了酒店。
广粤这边不是没有置办过房产,只不过这次回来的匆忙,家里本就没来得及打扫,束龙那间小卧室更是一年多没住过人了,还不如在酒店里先将就两天。
晚上意犹未尽的束龙还没来得及跟爹妈分享自己兴奋的心情,一个沉重的问题就先被扣在了他的脑袋上。
“你确定以后要正儿八经开始往赛车的方向发展了吗?”
【拜托,当时的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我能回答吗?我回答不了!】
只有七岁的束龙还没到为了自己未来的规划操心的年纪,突然这么问他自己自然也拿不定主意。
于是张馨换了一个问法:“喜欢吗?”
那当然是喜欢的,从简单的驾驶中,束龙感受到的只有前面所有人生里从未感受过的直入脑髓的欢愉!
【检测到强烈职业选择意愿,是否确定(职业赛车运动员)为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怎么就职业选择了?我才多大?!就不能等我多试几个方向吗?
也不知道选定了之后以后还能不能更改,但束龙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确定。
遥远的规划就留给未来的自己去操心好了!这可是赛车手唉!
束龙都能想到下一次老师在班里他们让分享未来的梦想时,一众的同学不是想当老师医生律师,就是警察消防员宇航员,而他来一句赛车手是怎样拉风又酷炫的场面了。
【我真是谢谢你了,过去的自己,每次我想起这一段来都想抽你两嘴巴!】
属于【职业赛车运动员】的词条进度覆盖掉了原本属于乒乓球的那一条,奇怪的是【小学生】还得到了保留,盯着脑海里缓慢增长的数字,束龙心里默默地对窦教练说了一声抱歉,捋了一团被子夹到腿中间之后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被脑海中提示音惊醒的束龙睡眼惺忪地撑开被眼屎粘住的眼皮,第一眼就看到更新完成的面板。
职业:【职业赛车运动员(卡丁车)】、【小学生:16.67%】
下面是一个许久未见的感叹号,上一次束龙点开得到的还是【身强体健】这么个新手赠送词条,也不知道这一次又是什么。
【骨骼、肌体强度:17%】
【耐力耐受:32%】
【反应、